高考语文精进怎样做到事半功倍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5-16 18:36:26
语文是高考考试中最重要的考试科目,很多同学在复习语文的时候总会做一些无用功。在这里呢,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 高考语文冲刺怎样做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总结,希望你好好利用我们的总结。
高考迫近,这段时间怎么过,各科还有没有提高的空间?考生心态怎样调整?考场技巧怎样运用?带着这些问题,3edu教育网携手一线的教学专家们针对高考各科目的复习特点,为考生做了最后的冲刺点拨。把握最后时间,发挥最大的复习效率,3edu教育网将与考生一同向高考冲刺! 重温旧题 全面把握
现阶段复习原则有二:一、针对性、突出重点、查漏补缺,解决实际问题;二、以知识的梳理和提高为主,重归纳。
做题应有度
现阶段,就语文学科而言,没有必要再做历年高考真题。做模拟题,少做,但必须限时;应多做老师给的题,不宜自己到处找题做,因为前者经过了筛选,且有讲解分析。限时做题十分重要,可有效训练考生的做题速度和心理素质等。不过这种限时检测不宜过量,每周一次为好。
每年高考前,总有成绩比较好的考生想要挑战高分,故意找偏难怪的题目来做。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浪费了时间、打击了信心,提高不了能力的同时还影响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不该丢掉的“17分”
除做模拟题外,考生要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复习时间,回归基础。首要一条是“背”。需要背的内容有名句默写、字音、字形、成语等。病句类型和各种标点符号的常规用法也要背会。具体做法是将以往的旧题、错题翻出来归纳整理,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提问、检测。
一般情况下,上述要背的内容在高考试卷上以4个选择题1个表达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试卷上约占17分。“这17分最为实在,背了就会,不背肯定不会;会就能拿分,不会就拿不到分。”智老师说,答这种题目没有发挥的余地,因此这分并不好拿。如果丢掉了这部分的分数,语文成绩上130或120分就很难了。
名句要会背且会写
有些能力不是立竿见影就能提高的,但高考中有些题目确实可以通过临阵磨枪拿分,比如考查名句的题目,“只要把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都背到,就可以拿到满分5分。”
高考卷子上,这类题有4个小题,共计12分。“如果好好复习就可以拿到9至12分,如果敷衍可能只得3分。这中间的差距太大,分又丢得太可惜。”
小提醒:对名句题,考生不能满足于会背,还要会写,更须写得准确。一个错别字就前功尽弃。因此,这段时间内将名句背一遍实际是要求将名句背写一遍,同学们之间可互相出题,相互检查。
阅读和语言运用题
对阅读和语言运用题,考生要多思考、重总结。复习这部分内容的常用工具是“旧题”。首先,考生搜集自己犯过的错误,也可以是其他同学犯的错。其次,整理错误的同时也是梳理知识的过程;考生可按照知识点和类别把错误分门别类整理清楚;然后就可以分析错误了,找出错题的原因,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答题模式与答题规范
答题模式在阅读类的简答题中要特别注意。此类题目主要出现在诗歌鉴赏和散文阅读中,在高考试卷中占12到15分。
此类题目多是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考生的答案应“表达准确,语句通畅。”还要牢记“分点答题”。要注意在“每个点”的句首使用序号1、2、3,在句末使用标点“分号”,如果空间允许,换行答下一点更好些。在回答这类简答题尤其是其中“问为什么的这类题目”时,落笔之前,考生要检查答案是否与题目“所问”构成因果关系,一般情况下,如果构不成因果关系,这答案就是错误的。
上述几点要求可帮助考生追求答案的简明、扼要,利于考生思维习惯、答题习惯的养成,解决考生“会而不对、对而不准、准而不全”的通病。
小提醒:答此类题目的语言多为说明、议论性的,考生要少用叙述或描写性的语言。
答题规范与否直接影响高考得分,必须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从现在起,考生必须养成习惯,保证卷面工整、美观;还应确定规范的修改方式。答主观题时,如果想要修改,可先不划掉旧答案,在其后开始写新的答案,如果写不完新的答案考试就结束了,起码旧答案还在,或许有得分点。如果新答案写完了,则一定要将旧答案划掉。这种修改主观题的方式看似简单,实则可有效避免考生“新答案没写完旧答案划掉了、忙活半天得不到一点分”的尴尬,这条修改原则对文科其他科目也适用。
小提醒: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发现写错了字就涂成黑球,十分难看,还容易把试卷弄破。其实,从现在起就应该习惯,用两个短斜线划掉错字就行了。
作文备考“素材先行”
在这段时间内,考生应每周写一篇作文,放在模拟题练习中进行即可。近期,考生还应就素材和写作模式做好相应准备。
准备熟悉的素材。许多考生对刚学会的东西印象深刻,此前掌握的东西就模糊淡忘了。因此,在这最后的复习时间内,要回过头来念念素材,可以将老师印发的讲义拿出来记、背。尤其要关注那些时代气息浓厚的素材。此时,不提倡考生再去搜集新的素材。
素材要做到“一料多用”,不能限于“专料专用”。比如“司马迁”这一素材就能一料多用,可以用它来谈“逆境与成才”的话题,也可以谈“胸怀”、谈“不畏权势”、谈“人生阅历与成长”等等。
有时考生在考场上想起的素材有限,那就更要努力挖掘,把素材用好、用透。
小提醒:要把素材用透,就要求考生在掌握素材时,做到全面、透彻了解。有个窍门考生不妨一试:牢牢“抓住”两三个人,通常应是伟人、名人、有影响力的人、有时代精神的人,然后了解每个人一生的经历,包括他的出身、求学、成败、欢欣、痛苦……不但要知道他做了些什么,还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
由于高考话题必须是让每个考生都有话说的,必然是人生要面对的话题。所以,素材的人物肯定是经历过的,此时考生就可以信手拈来,将“他”作为或者正面或者负面的素材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准备两三种写作模式
在最后的语文复习中,考生必须将几种写作模式了然于胸,练习熟练可提高考场效率。比如议论文可采用五段式:一个话题、三个角度、三句点睛之语。具体表现形式为:开头点明话题,亮出观点;主体部分从3个层次来分析、论证观点,将事例论据和道理论据结合使用,层进式、对照式皆可;结尾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开头的同时深化主题。
再比如记叙文的模式,考生可将日记体、书信体等模式记住。
小提醒:作文分值为60分,考生应准备出60分钟的作文时间,至少也要留出50分钟来。时间太少的情况下,作文肯定写不好。
此外,两位老师还提供了几点答题技巧供借鉴参考,考生现阶段就可以着手练习。
拿到试卷但不允许答题的5分钟里,先把卷头上该写的内容写好,然后快速浏览一遍整张试卷看看有多少道题,以免答题时遗漏。随后就可以看名句题了,在脑子里“检索”出答案后,一允许答卷就马上把它写出来。
对前4道小题来说,考生要相信第一感觉、珍惜第一判断,在做修改时务必慎重。
每道题考生都要做,不要留有空白。只要答了,就有得分的可能;而不答,必定白白丢分。尤其是第六道大题(语言运用题),考生一定不能空着。
在上面文章中,我已经为同学们带来了 高考语文冲刺怎样做到事半功倍的方法整理。只要你好好利用我们的知识,就可以轻松学习语文。
热门资讯

-
高中英语重点短语600例,史上最全,必须收藏!
2021-12-09 -
关于做好2019年陕西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2018-11-08 -
期中后,聪明的爸妈这样对待孩子的成绩!
2018-11-08 -
孩子出不出色,与母亲的性格关系太大了!(建议永久收藏)
2018-11-08 -
初二学生数学成绩下滑厉害怎么应对
2018-11-07 -
艺考丨陕西省2019高考美术类专业课统考考试纲要公布!
2018-11-06 -
院校深度 | 我国的“航空六校”
2018-11-05 -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自主选拔笔试答卷参考
2018-11-04 -
特级数学老师提醒:孩子没有这项能力,永远学不好数学!
2018-11-01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