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初中语文课文幼时记趣赏析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4-01 18:39:00


在初中语文学习的时候,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记忆语文课文的基础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初中语文课文幼时记趣赏析。如果你想要轻松学习语文课文,就好好利用我们带来的赏析。

(一)教材助读

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取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第1段,总叙“物外之趣”。本段叙述了作者幼时眼力很强,又十分爱好观察,因而时常获得与众不同的乐趣。这就自然地引出下文对“物外之趣”的具体分述。

第2段至第4段,具体记叙各种“物外之趣”。

第2段可以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项为之强”):群鹤舞空图,是奇特想像之一。第二层(“又留蚊于素帐中”到结束):白鹤青云图,是奇特想像之二。蚊不是鹤,但作者“私拟作群鹤舞空”“作青云白鹤观”,于是在作者眼中,“(蚊)果然鹤也”“果如鹤唳云端”了。两个“果”字,强调了想像情景的逼真、意料之中的惊喜。作者所以能达到观蚊如鹤的境地,关键在于“心之所向”,在于作者善于想像与联想。

第3段写神游山林之趣,是奇特想像之三。这里突出了视小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之乐。作者由丛草、虫蚁、土砾联想到自然山林、野兽的美景,进入了心旷神怡之境,丰富了美的享受,获得移情入景、小中见大、微中见奇的欣赏效果。

第4段写观看蛤蟆吃虫和鞭打蛤蟆的情景。描写蛤蟆扑来的情状,用“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形容来势猛,力气大,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这里视小为大,大词小用,着力表现幼时所见蛤蟆捕捉小虫的情状。鞭打蛤蟆,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

(二)写作特色

1.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

全文围绕一个“趣”字选材,开头总说“物外之趣”,文字简括。主体部分记叙了三件趣事,写得详尽具体,从而突出了“记趣”这一中心。

2.观察细致,想像奇特。

文章很注重观察的描写。对“藐小微物”, “细察”其纹理;对丛草、虫蚁、土砾,“定神细视”;对蛤蟆捕食,观之“出神”。这样细致的观察,触发了想像和联想。如:把飞舞的蚊群想像为“群鹤舞空”;把蚊群冲烟飞鸣,想像为“鹤唳云端”;把丛草想像为森林、虫蚁想像为野兽、土砾想像为丘谷。这些奇特的想像,都是从儿童的生活中产生的,因而真实、生动,充满童真童趣。

3.语言简朴、生动、自然。

“夏蚊成雷”,写出了夏日蚊虫之多、轰鸣之响,生动形象;“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活画出观赏“群鹤舞空”专注、入迷的情景;“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吐”“吞”生动地表现出蛤蟆以舌捕虫动作的迅速,准确而传神。凡此种种,都体现了作者运用语言的特色——简洁、质朴、生动、自然,极富表现力。

初中语文课文幼时记趣赏析,在上面文章中我已经为同学们带来了详细分析整理。只要你好好利用我们的知识,就可以轻松学习初中语文知识。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