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学大古诗文-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原文赏析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3-10 18:55:36


进入高中语文学习后,我们会学习到很多经典诗词。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词是高三语文学习的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在这里呢,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学大古诗文-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原文赏析。

《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中的梁浦秀才,生平不详,可能就是诗人的朋友。我们知道,贾岛诗歌多写身边之事,或描绘自然风景,表现出平淡的风格。但恰恰是在这平淡中写出隽永的意味,令人回味无穷。贾岛的《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以一枝斑竹赠给友人作手杖,以小见大,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情感。全诗如下: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诗的前两句写斑竹拄杖之由来。诗人写道:“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意思是说,诗人在竹林中精心的选择了一根最细长的竹子做拄杖。“拣得林中”出语平淡,但却反映了诗人找遍竹林的过程。其中“林中”可以看出诗人为了给朋友留下纪念之物,走遍了竹林,才得到“最细枝”。可见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特别是这里的“得”字和“最”字,不但表情达意,而且也看出诗人贾岛注重诗句锤炼,刻意求工的才能。看似“细枝”的竹子,有了“得”字和“最字”修饰后,诗人喜悦之情也孕育其中。接着写道:“结根石上长身迟。”“尺”即慢,缓。诗人看着这根“最细枝”想:这竹子为什么特别细呢?最后得出了“结根石上长身迟”的结论。也就是说,原来竹子的根生在石头的缝隙中,土壤不多,养分不足,所以长得很慢、很细。这里,不但突出了竹子生长的环境是很贫瘠的,是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的,而且也暗示了竹子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可以说,在古代诗人心中,有生命的东西就是情感的载体。

诗人接着的两句诗人写道:“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斑”即斑点。“莫嫌滴沥红斑少”中的“红斑”,事见《博物志史补》,其中记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尽斑。”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也说:“当日娥皇、女英(即二妃名),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称湘妃竹。”原来这枝斑竹拄杖带有如此美丽的神话传说。唐代著名诗人、道学家、民间开发澎湖第一人施肩吾在《湘竹词》云:“万古湘江竹(即湘妃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唐代诗人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曾写有《湘浦曲》:“虞帝南巡竞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且斑。” 而诗人贾岛以此作杖赠友,不是看到竹子的外在形象,而是注重了竹子的内涵——“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题画诗《竹石》)。可以说,礼轻情意重,意蕴深刻,足见诗人之用心。同时,由于用了富有深情的典故,在浓丽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接着写道:“恰是湘妃泪尽时。”“恰”即适当,或者正好。特别是诗人用了“莫嫌”与“恰是”关合,不但告诉朋友不要看这竹子上“红斑少”,竹拄杖上“斑少”是由于“湘妃泪尽”,而且告诉朋友我们之间的情谊就如“湘妃”之情一样深厚,这斑竹杖也代表了我们之间的情意。诗人的朋友梁浦秀才在此情况下,谁还能嫌弃这枝“最细枝”的斑竹杖呢?可以说,诗人贾岛的构思是如此高妙,不得不为之惊叹。

在艺术上,首先,欲扬先抑,引人思索,体会深层意蕴。其次,典故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性。再次,言简意深,体现出了“近事浅语,出于天然”特点。

在上面文章中,我们学大教育专家已经为同学们带来了,学大古诗文-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原文赏析。希望你在学习诗词的时候,好好记忆我们的赏析。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