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初三语文下册-那树 王鼎钧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3-04 15:15:35


那树,是初三语文学习的一篇经典课文。很多初中生不知道如何学习课文中的难点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初三语文下册-那树 王鼎钧的教学设计,希望你认真记忆我们的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探究课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4.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多媒体图片1)。同学们可以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多么好啊,正如歌词所写,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茂盛繁密。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浓浓的绿荫、心神的安慰。树的价值远远不止如此。这节课我们共同关注台湾作家王鼎钧笔下一棵树的命运,看看那树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

出示课题:那树(多媒体图片2)

二、走进作者:(多媒体图片3)

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他的创作内容很广,有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小品.电视剧.影评.小说批评等等。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世事与棋》。

三、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生字词语(多媒体图片4)

佝偻 倒坍 荫庇 紊乱 引颈受戮 星临万户 周道如砥

2、下面有一段话,但是有部分词句需要同学们填空。(多媒体图片5)

那颗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 。在夏天的太阳下 的人,会 奔到树下,吸一口 。于是 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 也在唱歌。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 ,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 。

这天,一个 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 。交通专家宣判 。

两星期后,根被挖走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 ,更没人知道 。

2、师:所以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多媒体图片6)

这篇散文描写了一棵从久远的年代以来就一直默默的庇护着人类的大树,在人类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的今天却惨遭砍伐的故事。

3、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这是一棵--------的大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多媒体图片7)

友情提示: 1)从树的外形方面概括

2)从树的环境方面概括

3)从树的遭遇方面概括

4)从树的作用方面概括

5)从树的品格方面概括

所以我们说,这是一棵——————(多媒体图片8)

★生长在特殊的环境中,有古老的历史的大树:它站立在泥泞的马路边,周围有几处老式平房,一片破旧、荒凉的景象。

★有着坚固而稳定身躯的奇特的大树:它老态、佝偻、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有霉黑潮湿的皮层。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自身象生铁铸就。

★对人类大有功德的大树: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炎热的夏天,送来阴凉和清静;蒙胧的夜晚,送给情人温馨的感觉;它扩张着荫庇的面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总之,大树是世间珍奇之物,是人类的守护神。

★有着无私奉献精神和胸怀豁达品性的大树:当大树的生存受到威胁,身处逆境时,它仍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

★有爱心的大树: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告诉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一种爱心。

5、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棵大树的?(多媒体图片9)

◆以交通专家为代表的人类,如计程车司机、伐木工人等.

◆以老太太为代表的普通人,诸如清道妇.

◆千万别忘记还有作者。

四、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过渡语)看来大家都很认真的阅读了课文,深刻的理解了那树的形象,那树是大自然的强者,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然而,人类是地球的主宰,其他所有生物都要为人类让步,于是在高楼林立,车流汹涌的现代都市里,那树成为交通的障碍,交通专家向它发出了死亡通知书。下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多媒体图片10)

(生找出并有感情朗读)

师:作者把他的爱憎倾注在笔尖,流淌出一行一行的文字,那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应该象这样聚情于笔,妙笔生花。

五、合作探究、理解主题: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树的一生,这篇课文只是想讲述一棵树的故事吗?

那么老树就只有死路一条吗?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大树被砍伐的图片。

大树不在,风沙如何遏制?大树不在,鸟儿何处安家?大树不在,人类如何呼吸?(多媒体图片11—13)

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来处置这棵老树?(多媒体图片14)

1、 会在老树周围种上花草,修一个转盘,让老树继续为人类送来清凉。

2、 你会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把老树移栽到森林里,让它回归自然。

师:看来,当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发生矛盾的时候,牺牲环境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我们还有更多的选择。作为人类一分子,感受了那树的命运,对自然与文明,又该有怎样的态度呢?

师:作者通过那树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多媒体图片15、16)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

六、小结: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冲突作为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人类在享受到文明带来的种种方便的同时越来越意识到文明是一把双刃箭,“它盖起了高楼大厦,却毁掉了莽莽森林,它为我们提供了化工原料和电子产品,却带走了昔日的山清是秀,牛羊遍野“,处在文明与自然之间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多媒体图片17)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完全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只是要看我们怎么走。

七、布置作业(多媒体图片18)

1、角色转换,写出几句心里的话:如果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的倒下,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吗?

2、请你以“人类的文明与自然的冲突”为话题,写一篇练笔,体裁不限。我们可以把这节课对这篇课文的思考详细的些下来。

初三语文下册-那树 王鼎钧的教学设计,在上面文章中我已经为同学们带来了整理。希望你在学习的时候,好好利用我们带来的课件赏析。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