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榆林高中语文赏析:孝行当下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0-03 15:59:54


古语有云,百行孝为先。我们中国是一个讲究尊老爱幼的国家,子女一定要孝顺长辈,但是在如今社会上却频频发生子女不继续赡养老人的问题,下面介绍给大家文章,榆林高中语文赏析:孝行当下。

为发挥社会主义孝文化教化育人、代际和谐等积极作用,我们需要统筹兼顾,多措并用。

坚持孝的基础性与先进性并重。所谓孝文化的基础性,是指孝文化对民族文化,孝德对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注重基础性,就是要广泛传播、弘扬孝文化,利用孝德来培育人们的善性善根;所谓孝文化的先进性,就是当代孝文化应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定位,及时吸收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先进要素,使自身成为一种代际平等、互助友爱的新型伦理文化。抓住了基础性,就抓住了孝文化的人民性;而抓住了先进性,就抓住了当代孝文化的导向性。这样,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棵大树,才会根深干挺、叶茂花红。

坚持德法并举。孝德的弘扬当然要以道德教化的形式加以推动,故学校灌输、研究阐释、舆论造势、民间活动等都有助于孝文化的弘扬。但与此同时,在当下的法治社会背景下,法律在调节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重要的作用,借助法律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孝文化建设,也应是我们采取的措施之一。我们的近邻韩国颁布《孝行资助奖励法》,开了现代社会的一个先例,并收到了积极的效果,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样,倡孝行孝就不仅只是民间自发的一种活动,更因有党和政府的倡导推动,立法机关的顺应民意,全社会的广泛动员,从而将社会主义孝文化的弘扬,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坚持知行并进。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是包括孝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的普遍性规律与原则。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传统孝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以改造创新,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孝文化的规范建构与学理阐发;另一方面,正如亚理士多德所说:道德性的获得要靠后天的实践并通过习惯而养成,而不能仅靠知识的传播所能奏效。所以,今天的社会主义孝文化必须落实到教育者的实践中,落实到被教育者及至人民大众的日常实践中,才有实际意义,才会获得真正的价值与生命力。

在这里,我希望同学们通过观看上文,榆林高中语文赏析:孝行当下,对于孝顺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我们中国的孝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