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调整自己的生物钟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02-27 21:25:57
生物钟的养成需要我们大家用一段时间去培养,那么我们大家应该怎么去做呢?今天学大教育的专家们就给大家带来怎么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很好的去掌握这方法,使我们大家能够有一个优异的学习成绩,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文章。
1.调准时钟
生物体内“存在”着一种无形的“时钟”,即“生物钟”。生物钟,一般指一个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科学研究证明,科学地安排时间,合理地利用生物钟,用好的时间学最适合的知识,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们可以建议孩子,把一些需要识记的知识放在以下几个记忆高峰期背诵:早晨起床后、上午8点到10点、下午6点到8点和临睡前1小时左右。在这几个时段背诵,更容易记住、记准、记熟、记牢。
此外,有人又将人脑分为三种工作类型:一种是“猫头鹰型”,这种人像猫头鹰一样每到夜晚,脑细胞便进入兴奋状态,如鲁迅先生就喜欢在夜间挥笔著文。第二种是“百灵鸟型”,这种人像百灵鸟一样黎明即起,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像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习惯在凌晨3点投入工作。第三种是“混合型”,这类人全天用脑效率差不多,但一般情况下上午8点至10点、下午3点至5点效率较高。就整个人群来说,混合型人占90%左右。
当然,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正像安东尼罗宾德所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个人生物钟是一样的。”您的孩子具体属于什么类型,还得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不能看别人家的孩子晚上学到很晚,成绩还不错,就也一味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学到很晚。
2.合理用脑,减少脑疲劳
人的大脑分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功能。孩子在进行学习时,不同的学习内容,会在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形成兴奋点。如学习语文时,就会在大脑皮层的某区域形成一个兴奋点;学习数学时,又会在大脑皮层的另一区域形成一个兴奋点。但如果长时间学习同一内容,就必然会使大脑皮层某一区域的神经细胞负荷加重,使得学习效率逐渐下降。如果能交错不同的学习内容,就可使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神经细胞轮流工作,从而相对地提升学习效率。
怎样才叫交错不同的学习内容呢?可以将文理学科交错进行学习,例如,可以让孩子先学习一段时间语文,休息一下,再学习一段时间数学;也可以将读写交错进行学习,等等。
3.劳逸结合
不少家长都有一种错误认识: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收获就越大。其实,在大脑疲劳的状态下,人会出现头昏脑涨、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思维紊乱等心智活动难以正常发挥的恶性反应。心理学研究发现,大脑持续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一味延长学习时间而舍不得休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有些孩子通过喝茶、喝咖啡等方式,使大脑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得不到必要休息,是得不偿失的。
让大脑放松的方法其实很多。例如,要注意适当睡眠,如必须保证孩子晚上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建议孩子在晚饭后小憩一会;再如,敦促孩子适当到户外散步、慢跑,多呼吸新鲜空气,补充大脑养分等等。
4.多种感觉器官协调工作
科学研究发现,学习同一内容,如果只用视觉,就只能接受20%的信息;如果只用听觉,就只能接受15%的信息;但如果视听并用,就能接受50%的信息。这一发现表明,学习时五官并用,使大脑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可明显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有些知识不好识记,您就可以建议孩子一边读,一边写,一边背,效果会更好。
当然,科学用脑的知识还有很多,希望您多关注孩子的用脑卫生,使孩子在尽量少的时间里,就能够轻轻松松学习,高高兴兴进步!
怎么调整自己的生物钟的方法已经告诉大家了,祝愿我们大家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大家为了自己的梦想加油努力去吧。
热门资讯

-
高中英语重点短语600例,史上最全,必须收藏!
2021-12-09 -
关于做好2019年陕西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2018-11-08 -
期中后,聪明的爸妈这样对待孩子的成绩!
2018-11-08 -
孩子出不出色,与母亲的性格关系太大了!(建议永久收藏)
2018-11-08 -
初二学生数学成绩下滑厉害怎么应对
2018-11-07 -
艺考丨陕西省2019高考美术类专业课统考考试纲要公布!
2018-11-06 -
院校深度 | 我国的“航空六校”
2018-11-05 -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自主选拔笔试答卷参考
2018-11-04 -
特级数学老师提醒:孩子没有这项能力,永远学不好数学!
2018-11-01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