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教育发展不能成了一句空话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28 19:19:31


教育是国家的大计,是每一个人都重视的问题,家长们也应该注意多了解一些。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学大的专家精心的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教育优先发展不能成了一句空话的一些资料,帮助大家更好的做好教育的工作。

济南历城区鲍山街道的殷陈小学,600余名师生蜗居体育看台下4年,正常的教学活动都受到影响,甚至大白天都要开着灯。

师生蜗居体育看台下4年,领导不可能不知道学校所处的困境,但为何没有引起重视而加以改变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在某些地方的尴尬处境,“教育优先”在基层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有蒲公英评论作者撰文指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教育是讨米的主儿”。的确,“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决定了县级政府是教育投入的主体,经济下行压力下,各县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财政紧张的情况,而教育需要投入的地方多,还不像其他部门有收费许可,能为财政创收。因此,教育在一些地方领导眼里常常不受“待见”。

不过,我认为,教育需要财政投入还不是教育不受“待见”的主要原因,“教育优先发展”之所以在基层“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还在于对基层领导政绩的考核上缺少有关教育的硬性指标,缺少刚性的追责机制。

很长一段时间,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都是“GDP至上”,由此导致了一些地方领导更多的是关心招了多少商,建了多少企业,企业创了多少税收,财政增了多少收入。再加上县里的领导们任期一般不会超过两届(6年),自然就对“难出政绩、政绩难以量化”,花钱又多的教育关注的少了。“教育优先发展”也就只能存在于领导讲话里,下发的文件里,而很少落实到行动上。

由此可见,新闻事件中的殷陈小学看似是当地领导“不愿投入”所为,其实背后有着复杂的评价和考核机制问题。殷陈小学的遭遇不是孤例,而改变这一现象的根本出路在于摒弃“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政绩观,把教育投入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只有考核的标尺科学了全面了,政绩观转变了,“教育优先发展”在基层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所有像殷陈小学面临的这样的难题才会迎刃而解。

通过上面的学大的专家精心的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教育优先发展不能成了一句空话的一些资料,大家要注意关注教育的政策,做好教育的发展。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