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教育管理要精细化更要人性化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06 19:54:46


我们国家现在对于教育事业是越来越重视,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规范化。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关于教育管理要精细化更要人性化的文章,希望大家阅读。

当下,教育管理正在由粗放式向规范化、精细化转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就是将教育的各种事务、活动程序化、标准化。“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本身没有问题,当然要按规矩来。然而,当规矩以数据的形式精确呈现,人们以为量化就意味科学化,而科学的,就是正确的、好的时,我们是否一定要按那些“规矩”来?

若将管理推向精细化,教育必将上一个新台阶。然而,有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2013年,湖北省谷城县一教师因骨干教师评选评分太低而跳楼自杀;2015年10月,江门市一59岁教师因竞聘分太低跳楼……既正确又好的量化管理,为何会给教师如此大的压力或招致教师的不满? 问题出在哪里?

精细化管理最初是由企业提出的,它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这就意味着,精细化管理的对象是“物”和“事”,它评价的对象,也只能是“物”和“事”。换句话说,精细化管理不对“人”。

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当教育引入精细化管理后,只要是对“物”和“事”的评价,一般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只要对准“人”的,尤其是完全以量化的方式评价教师时,各种矛盾就出来了。这告诉我们,倘如眼中无“人”,只盯着精细,只盯着“科学”,必将得不偿失,事与愿违。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尊严。当精细化管理对一个人进行量化评价,并与他人进行排名时,评分高的,自然是以“科学”的方式证明了自己高人一等;评分低的,也就被“科学”地证明自己低人一等。当一个人的价值得不到承认,尊严得不到维护,尤其又是以“科学”的名义时,这个委屈找谁说?闹情绪,闹矛盾,甚至走极端,就是必然的了。

教育管理要精细化,但绝不能止于精细化,还要做到人性化。

以上的是学大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教育管理要精细化更要人性化的文章,希望大家可以阅读以上的文章,也希望学校可以规范好自己的管理。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