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2017毕业对老师的感谢祝福语大全—感谢恩师悉心教导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09-08 15:03:24


中考对于考生来说很重要,考生除了要复习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多关注中考的相关资讯,这样才能更好更高效的备考,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陕西中考招生改革:将采用4+4模式这篇资讯,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这些内容。

9月4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陕西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后简称《意见》)称,全省中考招生录取将采取4+4模式,即以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作为基础录取计分科目,还须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科,从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中选择2科作为录取计分科目。非计分考试科目的成绩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控制标准。这就意味着,以后该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将采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进行。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陕西的中考招生4+4模式。

解读一:为什么要采取4+4模式?

根据《意见》,采取4+4模式是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逐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该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也就是说,采取4+4模式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推进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解读二:4+4模式如何实施?

根据《意见》,4+4模式将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也保证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本市(区)和外地回陕应届毕业生参加考试和同条件录取。具体实施将采取如下办法:

1.先在三市试点

在宝鸡市、延安市、汉中市开始试点,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起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试点期间,重点是招生计分科目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使用,并要探索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等级转换分数计入录取总分。

2. 2020年全省推广

除过试点的三市外,其他市(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起,全面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继续实行现有的招生录取办法。2018年6月底前将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方案报教育厅备案。2020年左右全面推行4+4模式。

解读三:4+4模式如何考?

按照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综合考虑防止群体型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等因素,采取4+4模式参加中考,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根据《意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程度,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依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注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型和创新性,减少单纯记忆类、机械训练类试题,加大开放性、探究性试题比例。

2.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意见》要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保证公平、规范、合理。要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科学管理、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为目的。要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变化和个性特长,要注重考查、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突出表现。

解读四:4+4模式怎么录?

1.录取方法

全省中考招生录取将采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进行。非计分考试科目的成绩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控制标准。条件成熟的市(区)可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计入对应科目成绩并计入录取总分。具有自主招生资质的高中学校,在统一的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基础上,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自主招生要求确定1-2科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在规定区域内招收各科成绩合格的学科特长生,具体办法和录取细则须提前向社会公布。有条件的试点市(区),可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计分科目的权利。

2.加强录取改革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要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参考或依据,条件成熟的市(区)可逐步过渡作为重要依据。无综合素质评价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高中阶段不予录取。部分具有自主招生资质的高中学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自主招生要求),确定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部分指标作为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据。

另外,除国家规定的照顾政策外,其他地方性加分项目原则上一律取消。

陕西中考招生改革:将采用4+4模式这篇资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养成关注中考资讯的习惯,这样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对备考有所帮助。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