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课外阅读之关于不自量力的成语故事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22 18:08:11


在课外于都中我们会遇见很多有意思的名词,比如螳螂捕蝉,不自量力,闭门造车等等。下面主要讲解课外阅读之关于不自量力的成语故事,这个词语的故事来源很有意思,也很有寓意,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不自量力”这则成语也叫“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来表示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王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宣乎!”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

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发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

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黄门待诏夏贺良等建议改变年号和帝号,说增加漏的刻度可 以使国家永远安宁,我误听了他们的话,希望给天下带来安宁,但是 并没有应验。夏贺良等所说的所做的,都是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日的诏书,除了大赦一项之外,全部废除。”这次改号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夏贺良等人因妖言惑众,被处以死刑。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

【释读】“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来表示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

课外阅读之关于不自量力的成语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典故,很多老师会选择借助这个故事来引导孩子们去阅读成语故事,于此同时同学们也好好学习。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