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一语文课文教案-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2-02 18:10:26
教案是课堂所必需的,应该提前做好教案,更好的做好课堂教学。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学大的专家精心的为大家准备的关于2015高一语文课文教案-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的一些资料,帮助大家更好的做好高一语文的教学工作。
教学目标:
1、运用课前读名著,查资料的方法,掌握小说的故事的情节。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
2、学习本文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关键字词的品味,深入体会做者运用生活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的效果。
说明:
小说的学习,虽然离不开对主题、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方面的分析,但这些对高中学生来说已大体能把握。因此,教学时应避易就难,避轻就重。抓实一个点或几个点,分层阅读,深入思考,以小见大。势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心智,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从主动感知中提高阅读能力,感受古典小说非凡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难点:专题研读本文神态描写中的一字传神
说明: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小说教学的关键。这个重、难点的设置,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专题阅读的思维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中能自然而然地解决对人物形象把握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准备资料:《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相关资料,老师略叙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试者结合自己的预习略述“赤壁之战”的故事情节。 引入文本,增强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解题,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问题:题目道出了小说的基本内容,“蒋干中计”,中了老同学周瑜之计。但我们认真把握一下人物关系就会发现,真正中计的不是蒋干,而是曹操。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理清人物关系,证明一下老师的观点? 游览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主要矛盾关系及其两个层面)。
孙吴—曹魏
周瑜—蒋干
主动 被动 以上问题将学生引到具体可感的内容上,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并能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双方的人物关系
研读文本,整体把握 问题:1、蒋干绝非无能之辈,为何就轻易地钻进了周瑜的圈套?(这固然是蒋干急功近利,但主要还是因为周瑜摸准了蒋干的心理,先“堵”后“诱”的。)
2 细读蒋干中计一节,看周瑜是如何引蒋干入毂,先“堵”后“诱“的。 精读蒋干中计一节,小组讨论、分析,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朗读精彩片断,进一步体味周瑜的“三堵”、“四诱” 问题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细致入微的精读中,理清情节,领会文中人物的风采。
找出文中对人物神态的描写,研读体会文章描写人物形象的一些传神之妙 问题:阅读小说是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本文通过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性格,气质、风采的某个方面,对人物的神态进行了传神的状写,而且是一字传神。
问题:1 对周瑜、蒋干和曹操三个人物各用了哪个字来传神描绘?
2 体味这三个字之于人物的妙用? 专题研读,抓住对人物神态描写的传神之笔(周瑜——“笑”,蒋干——“惊”,曹操——“怒”)进行探讨。分组研究,体味这三字之于人物的妙用。 问题的设置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专题阅读的思维技能,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解决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小结
布置作业 读《三国演义》;读课文;读精彩的语段;分角色朗读。 利用节假日读小说,利用空余时间读课文。利用与同学间的交流分角色体味人物。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加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经验。
思想点拔:
本文是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小说片断。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具体的课时情况安排教学。
采用游览,精读,研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如从题目着手,让学生游览课文,初步了解大意。然后,精读思考“蒋干是如何中计的“如果时间紧,可在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阅读小说或课文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早早进入课文的情境。还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观看大型历史剧《三国演义》的片断。让学生先熟悉课文,然后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重点分析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练习举隅:
1、《三国演义》是用浅易的文言写的,人们说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中间杂着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课文中一些对话不同于现代汉语。请同学们认真加以理解: ①吾当作何计破之?
②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
③公瑾别来无恙?
④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
⑤吾之粮草,颇足备否?
⑥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
⑦此深得水军之妙也?
⑧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
⑨子翼干事若何?
⑩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2、曹操本是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单凭蒋干的情报就立刻杀了蔡瑁、张允,上了周瑜的当呢?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这个问题?
(1)从主观性格特点看,曹操有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弱点。 (2)曹操南征接连胜利,不可一世,傲视一切,从哪些事可以看出?
(3)误杀蔡瑁、张允,除了蒋干提供的假情报外,还有什么因素造成这个悲剧? (4)献头帐下时,曹操马上醒悟说:“吾中计矣!”说明什么?
通过上面的学大的专家精心的为大家准备的关于2015高一语文课文教案-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的一些资料,教师们借鉴一下,做好教案。
热门资讯

-
高中英语重点短语600例,史上最全,必须收藏!
2021-12-09 -
关于做好2019年陕西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2018-11-08 -
期中后,聪明的爸妈这样对待孩子的成绩!
2018-11-08 -
孩子出不出色,与母亲的性格关系太大了!(建议永久收藏)
2018-11-08 -
初二学生数学成绩下滑厉害怎么应对
2018-11-07 -
艺考丨陕西省2019高考美术类专业课统考考试纲要公布!
2018-11-06 -
院校深度 | 我国的“航空六校”
2018-11-05 -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自主选拔笔试答卷参考
2018-11-04 -
特级数学老师提醒:孩子没有这项能力,永远学不好数学!
2018-11-01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